七夕星橋鵲駕,人間文學結緣——省作協(xié)文學志愿者講座活動在如東舉辦

(2024-08-12 11:12) 6001436

  8月10日恰逢七夕,在這充盈詩意浪漫的日子里,如東作家開啟了一場通往幽微之路的文學創(chuàng)作學習之旅。

  由如東縣文聯(lián),如東縣作家協(xié)會主辦的江蘇省文學志愿者服務活動在賓山小學如期舉行。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泰州日報社編輯、小說家王夔先生為文友們作了題為《通往幽微之路——從宇宙琴弦到小說寫作》的文學創(chuàng)作輔導講座?;顒佑煽h作家協(xié)會主席王海波主持,縣作家協(xié)會主席團成員和部分會員、如東縣教體局第五期青年教師寫作班成員、賓山小學青訓營部分青年教師約60余人參與了學習、交流。

  首先,王夔先生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從點、面、空間、時間四個維度闡釋了“如何成為一個好的作家”。他認為文學需要天賦,但他堅信勤奮和技巧的鉆研終能補足天賦上的不足。隨后,他結合語言、敘述、結構、意蘊四個維度闡述了“如何寫出好的作品”。他認為,好作品用字要準確、避免重復,造句要長短結合、明暗輝映,敘述要形成自己的腔調,做到密不透風、疏可跑馬;他認為,寫小說如同造房子,作家要成為一個高級的“建筑師”和智慧的“打光師”;他認為,最好的小說需緩慢進入,但成名前“要從小說的三分之二開始”;他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花園,豐富并開拓自己的花園,才能寫出好的作品。王夔先生還指出,要寫好小說,要將時間、空間巧妙結合起來,不斷挖掘人內心深處的微妙感情,誠如題目“通往幽微之路”所示,寫作是一場思維的碰撞,調動敏銳的感知去感受這個世界,那些深奧精微的文字便在思考中誕生了。最后,他結合AI時代,我們如何寫作談了自己的真知灼見,為小說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王夔先生在講座中談到很多實用經驗,使在場的文學愛好者受益匪淺。講座結束后,王夔與現(xiàn)場文友進行了互動問答,對理解小說不同表現(xiàn)形式,小說創(chuàng)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并提出將自己帶入小說人物,探索人物情感的寫作技巧,收獲聽眾熱烈的掌聲。

  講座結束,王海波主席做了精彩的點評和總結。王主席說,寫作是辛苦的,也是孤獨的,要想提高作品的質量,首先是熱愛,其次是學習,關鍵是堅持不懈的創(chuàng)作實踐。他鼓勵如東作家相信文學的力量,堅守創(chuàng)作的初心,努力創(chuàng)作出更多優(yōu)秀作品。

  從這個七夕出發(fā),建立與萬物的橋梁,把生命活到萬物中去,去發(fā)現(xiàn)宇宙、世界、生活中的更多“圓形”,用宏大的視野去看星空萬里,用敏感的心撥動宇宙的琴弦,如東作家一定能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優(yōu)的文學作品來,用文學之光照亮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