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了所有人的心。面對這場艱巨的“戰(zhàn)役”,我市干部群眾同仇敵愾、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在省作協(xié)和鎮(zhèn)江市文聯(lián)的號召下,鎮(zhèn)江市作家協(xié)會也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面向縣區(qū)作協(xié)和全市作家發(fā)出呼吁,號召廣大作家用文學作品謳歌身邊的抗疫英雄和普通群眾,鼓舞士氣、提振精神、集聚抗疫正能量。
據鎮(zhèn)江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蔡永祥介紹,呼吁發(fā)出以后,鎮(zhèn)江廣大作家積極響應,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目前,創(chuàng)作出散文、詩歌以及其他文藝作品近五百篇(首)。作者中有知名作家也有初出茅廬的文學愛好者,有耄耋老人也有學生。作品充滿激情和感染力,從不同角度展示了我市干群萬眾一心打贏抗疫攻堅戰(zhàn)的斗志和信心。(部分作品附后)
第一章 現代詩精選篇
戴口罩的中國
蔡永祥(鎮(zhèn)江)
是誰,將我們原本平常的秩序打亂
把生活之花開成惶恐的模樣
是誰扼住了我們呼吸的通道
大地上到處都是找肺的人
是誰,讓中國戴上了口罩
乞求到酒精和防護服中避難
是在黑暗中生活了數千萬年的蝙蝠
還是與人如影隨形的病毒
是我們貪婪饕餮的嘴
還是欲以地球主宰自居的狂妄
戴口罩的中國,從庚子年的鐘聲中驚醒
從大地上從未有過的寂靜與空蕩
從無所適從的喘息
從被風吹得搖晃的晝夜
從億萬粒受傷的飄塵
清醒,用一雙雙無助而又渴望的眼睛
在這灰蒙蒙的人間
召喚仁心,懂得人的渺小
懂得與大地上的動物和平相處
雙手合十
行走在救贖我們自己的路上
庚子年的肺
錢兆南(鎮(zhèn)江)
在九天的新年 已無力爭辯
呼出的每口氣都疼
武漢和我
心貼著心 肺牽著肺
國難的病星在南
五黃毒藥在東
這個掉在炭火中的城
讓我從除夕夜到初一的早晨
徹底難眠
黎明前的原野
天空板著灰色之臉
從塵封的時間與空間里逃向
一條通往天際的田間小徑
鋪天蓋地的油菜
葉脈如蒼生之肺
綠色的生命汁液 縱橫大地
和武漢人一起在寒風中
裹緊衣襟死守了一夜的香火
為肺祈禱
季節(jié)的腰身開始伸展
地上的和躲藏在地底下的顯身
諸物展開了肺葉
已做好了吐納的準備
黑暗里的反思
唐娜(鎮(zhèn)江)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
讓我們憤怒
讓我們警醒
讓我們對自己犯下的罪惡買單
當霧靄化成黑色的鐮刀
向我們廝殺過來
當一朵浪花變成了一場海嘯
席卷了一整座城池
當瘟疫、sars、冠狀病毒肆虐
一個人倒下了
千百個無辜的生命倒下了
我們兵荒馬亂束手無策
自以為是的人類啊總是清醒的太晚
我們可以用科技把世界照得如此炫亮
卻照不出自己內心的丑惡與骯臟
外在的瘟疫是冠狀病毒
內在的絕癥是沒有惻隱、慈悲、施舍之心
聰明和愚蠢之間的界限是不是善與惡
黑夜和光明之間的界限是不是是與非
是非善惡在某些瞬間仿佛不再清晰
我問自己,人間,值不值得
道法自然 萬物有靈
天地已饋贈了富足的資源
而貪婪的人們依舊不斷索取
收手吧,人類
所有對自然的狂妄
就是對自己的毀滅
除去卑劣和浮躁吧
唯有眾生平等才能萬物和平
愿度一切苦厄
愿明天的太陽伴隨著微笑升起
只要在一起
任玨方(丹陽)
春天透出枝丫 出生那刻的痛
疼感清晰厚重 像常春藤爬升
在黑暗的頭頂蔓延
沿天花板窸窸窣窣伸長 占據整個房間
如水月光里
鳥飛過夜窗 是跑出樂章的音符
失散在夜里 乘著微涼的風飛翔
不怕 不怕
只要我們在一起
父親點燈 出門時孩子在憂郁里睡著
月光下的畫面 如同一張失血的照片
難聽的事
眼淚的事
都收起翅膀 用鳥夜宿的姿態(tài)
停留在孩子眼皮上起伏
出門的父親們 是村莊勇敢的人
他們帶著春天的傷痕 與敵人開戰(zhàn)
保衛(wèi)著大地上的稻場麥地蔬菜田
用不折不撓的斗志 還有犧牲
護著躺在綠色土地上祖祖輩輩的村莊
護著每一粒大米 每一穗小麥
每一株向日葵
每一聲平靜 每一目安康
每一個親切擁抱
就像對待一顆心臟 一縷靈魂
用溫暖的熱度 挽救回冰冷春光
讓鮮花怒放在村莊 在妻子們的飛揚發(fā)梢上
在孩子們稚嫩臉上
母親們期待著
不停吶喊 運送著補給和營養(yǎng)
為他們鼓勁
長江 黃河或雪地島嶼上的人們
帶著初春不顧一切的誠意
用動人的身姿和手指
用唐宋的詩詞里的感情
用瓷器的質感
寫出誓言 沒一絲保留
金黃的光線從云層鉆透
清澈地占據大地上的樹 樹旁的村莊
那些紛雜的事
不怕 不怕
只要大家在一起
為這個春天而戰(zhàn)
向英雄的城市進發(fā)
張泯劊(句容)
潘多拉的魔盒
被一個無知的貪婪者
再次打開
那充滿死亡氣息的烏云
瞬間將一片祥和的江城籠罩
一個,兩個,三個,千百個無辜者倒下
倒在爆竹未及點燃的除夕
倒在年夜飯飄香的時刻
這從未有過的災難在空氣中肆意彌漫
疼痛的江水被寒冷的狂風一次次扶起
發(fā)出撕心裂肺的怒吼
波濤之上,一座座鋼鐵大橋在顫抖
閱盡人間的黃鶴樓也生出一絲絕望
一個人,又一個人的倒下
必須有人站起,托起將傾的大廈
哦,伏魔人來了——
無數白衣天使仿佛從天而降
那一份份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和決心
把救治視作一生中最神圣的使命
他們無懼死神鋒利的獠牙
爭分奪秒,從血腥的魔爪里
搶回一個又一個瀕危的生命
他們把太陽的光芒一再拉長
去溫暖每一張蒼白的臉龐
他們把夜晚的無影燈一再放大
去照亮江城的黑暗,讓每一位患者不再害怕
他們抖擻精神站在眾神的肩上
日夜臨床,研制伏魔的良方
累了,他們在病床邊、工作間和衣睡去
沒有誰看清過他們曾經清秀的面容
只看見一雙雙紅腫的眼睛
即使短暫的睡去
也在死死盯住善變的瘟神
此時,多少溫暖的手伸向烏云密布的江城
多少焦慮的心一次次夢回這座堅強的城市
此時,我在蘇南小鎮(zhèn)搬運簡單的詞句
如一只口罩,一份微薄的捐贈
一句自愿者滾燙的誓言
向英雄的城市進發(fā)
第二章 古詩詞篇
滿江紅 出征
——鎮(zhèn)江市第三批白衣勇士馳援湖北感賦
許見遠(鎮(zhèn)江)
夜半鈴聲,更催急、馳援軍令。
令若山、動員迅疾,奮先爭請。
阻擊疫情無畏懼,斬除魔疫攜前挺。
夜寒冷、依偎暖相傳,瞻春景。
揮離別,心相映。懷家國,人和勝。
白衣化天使,敬崇生命。
紓困解憂民至上,胸懷百姓新歌詠。
勇士歸、一曲愛心吟,齊歡頌。
遙聞武漢封城抗疫有感
文/朱靜(揚中)
荊楚寒流徹,愁云薄暮催。
風聲一何盛,鶴唳九洲雷。
極目千門閉,勞心萬眾悲。
江城安在否?草木已春暉。
清平樂·院士出征
吳春華(揚中)
漢江低語,述盡千千緒。
水遠山高情幾許,赤子之心無阻。
路險風雨同行,耄耋鞍馬征程。
慷慨臨危赴難,平生只為康寧。
庚子年春聞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播而作庚子人日記事
徐行兵(句容)
暄風人日拂江灘,晴麗通衢獨倚欄。
愁看毒魔侵澗水,忍聽烏鵲噪山巒。
神州噙淚不堪落,天道無情空自嘆。
幸有春雷行號令,直教細雨潤花冠。
七律·致敬抗疫醫(yī)生
戴永兵(句容)
最美身姿是逆行,白衣天使作先兵。
懸壺漢口披肝膽,拼命江城立斾旌。
大愛全由心上譜,疲軀豈為紙中名。
愿能一劑驅瘟疫,從此人間享太平。
第三章 賦
句容抗疫賦
李敏(句容)
值此新春盛事,本應普天同慶,不期瘟疫盛行,遂以舉國同心。而余亦奔波其間,不敢有一刻空閑。每動歸家之心,則黎民之家何安?每涌思鄉(xiāng)之情,則黎民之鄉(xiāng)何定?思此不能不自警,而自忖如余奮戰(zhàn)一線者眾矣,故賦此以勉勵吾儕,共赴時艱。
其辭曰:
春節(jié)初至,瘟疫橫行。黎民惶惑,寰宇愕驚。憐楚地之危急,惜華夏之猙獰。而句容者,東連京口,西接金陵。處蘇南之要地,守南京之門庭。實萬民所仰仗,亦一線之依憑。朝云暮雨,夜寐夙興。
縣府政令,眾志翩聯(lián)。盡力維穩(wěn),承警務之重繁;勞心診治,忘醫(yī)護之辛艱。街道同愾,社區(qū)相傳。抗病毒而封鎖,布媒體以昭宣。發(fā)至誠之志愿,付廣博之資源。秉持四不,察缺陷于微渺;貫徹兩直,固堤壩以牢堅。群防群控,避流毒之傳播;慎檢慎查,依慧眼之洞監(jiān)。復地區(qū)之泰平,謀黔黎之康安。破開巨浪,渡過狂瀾。高升赤幟,再揚云帆。
吾聞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于今情勢,可謂信然。此固災殃,亦為考驗。家國雷厲風行,吾儕成城眾志,疫情自當不日消殞零落矣!
亂曰:
舊年催生,新春滋蔓。
播于神州,起于武漢。
警醫(yī)同心,一線奮戰(zhàn)。
治療維穩(wěn),通宵達旦。
外防輸入,內防擴散。
瘟人隔離,疫情阻斷。
廟堂施政,朝野隨伴。
攜手響應,交口宣贊。
《鐘南山賦》
陳佳漪(鎮(zhèn)江)
嘗聞秦嶺有山,名為終南,國有屏翰,名鐘南山。若士才觀,不世粲爛,長者風范,救苦急難。會洪祚安瀾,黔黎晏然。然蠹賊奸兇,健羨婪酣。為固恒干,不食芻豢,未鑒非典,以致涂炭。鐘老禳災,力平崇亂。厖眉皓首,殷憂含酸,長策籌算,翕然心安。余庸庸常均,比壤蟲于黃鵠,螟蛉于鴻雁。心甚辟易,故施蒿箭薄技;不求載籍,唯呈肺腑素意。末學斗筲,中言以表悃款;賦鐘南山,愿君壽考洪算。
其辭曰:
系閩越之杏林兮,生于丙子金陵。
少修業(yè)而通才兮,善射御且專精。
體蹻勇而趫捷兮,目煒如似耀星。
志存愛而休明兮,行踵武以穆清。
尚風軌與仁心兮,果叢蘭得鶴鳴。
固廉高于百行兮,忽榮顯之聲名。
素淬勉以爐捶兮,資警拔與敦敏。
秉鴻才其粹器兮,當威靈以垂名。
惟胡溫之非典兮,時所召為天命。
沮炎崑于積薪兮,若鷦?與翼鱗。
屏瞽說以睿音兮,揣情而棄浮淫。
修明練且鑒達兮,照物之率端凝。
減惕怵乎難瞑兮,得生民之服膺。
賴國華其恩蔭兮,護江山之永命。
暨庚子無春清兮,商歌發(fā)而孤立。
雖耄耋卻風馳兮,若介士之來儀。
因荷檐而危軀兮,為流惠于緝熙。
縱息肩乎立錐兮,渡艱虞為輔弼。
聞鴻翮有六翼兮,今振羽于邦畿。
聚函夏之黎蒸兮,俟春暉而歡懌。
幸格人其清懿兮,孰任雰雺有期。
驅髦俊之諸醫(yī)兮,非為報施褒異。
若仁風與惠露兮,眾鹡鸰豈不濟?
凌時人而跨世兮,愿椿齡以寧息。
中懸壺之奧理兮,立百重之法程。
若淵然之蟾輪兮,澤和光與同塵。
如南風之溫熏兮,解民慍而成仁。
助斗南與船乘兮,定亨運而鴻均。
余后生而向風兮,聞覈論乎訇輘。
國風起而云蒸兮,愿其壽比東君。
漪聞龍馬負圖,圣人受命,若非其時,不出黃麟。夫祿命有定,難以氛祲,然國之藩屏,同德斷金。又聞周民皆賢,比屋可封,腹心薄身,本姿謙巽。善行無遺,大道必臻。雖處愁城,持柯冰刃。醫(yī)者出身,敢赴鬼門,行無遁巡,容色庚庚。以散凍云,山河董正。
漪聞東海有棗,華而不實,奧渫之處,未得剪滅及時;虎攫狼摯,禍施尚且棲遲。所賴醫(yī)者星云飛馳,百業(yè)電舒而至。且飛禽待候而飛,物類法象;吾民俟時以動,倒懸恇攘。
觀先生鶴骨疏朗,慨慷捍將。以至愒陰卻老,練形強陽。煎憹之遑,心甚摧藏。慕其梗亮,隳膽抽腸。嗜野而殪,首愆馳爽。棄五谷六畜,食活體病毒,野生蝙蝠,晝伏夜出,為飽口腹,牽連無辜。幸盛世隆洽,江山膠固,尺波之間,國人亟務,皆為相助。非鹿翁而陟險,探深淵以索珠。陵陽釣龍,得魚有書,有道醫(yī)者,必成藍竹。燕山刻石,銘德之功,當傳萬世。
漪聞醫(yī)神龍者,上古馬皇,今日東方巨龍,仰千萬良醫(yī)。葵傾向陽,國士無雙,解除疣瘡,山河條暢。愿戰(zhàn)疫攸遂,五谷豐穰。待春榮遍野,暖翠明朗。丹霄重現,中華永康。文辭有盡,清劭未央?;追嫞蠅蹡|皇。
漪乃阘茸之徒,今戶庭不出,辭如脂燭,不敢比昈昈。吐文作賦,方寸忠樸。以吹劍首之微聲,膝步于大勞醫(yī)生,作七言四韻,以頌異倫。
鐘山俯瞰建康城,杏雨煙霏受澍潤。
南有金石東以篠,琳瑯麝月救蒼生。
山宗北斗國之器,圣代懸壺九域均。
世譽鴻名揚海宇,人寰永世佩銘君。
第四章 散文
毒圍困的年
姚玉蓉(揚中)
活了這么大第一次過一個足不出戶,萬城空巷的年。2020年的春節(jié)被一個叫冠狀病毒的敵人伏擊圍困,全民皆兵,舉國抵抗,戰(zhàn)略戰(zhàn)術是切斷與外界的一切接觸。于是第一次享受了最長的假期,卻懷念曾經抱怨的工作;第一次過著豬一樣的生活,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卻發(fā)現原來豬的日子也不那么美好。每天醒來一拿起手機,一邊是令人笑瘋的各種段子與視頻,一邊是讓人氣暈的來自疫區(qū)中心的各種報道和披露,精神相當分裂。
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年,突發(fā)的疫情像一只魯莽的手扯下了歲月靜好的面紗,露出了生活猙獰的面目,有人悲觀失望,有人痛心疾首,有人冷眼旁觀,有人逆流而上、負重前行,對于后者,如果不能為之做些什么,起碼要在心里持有一份敬意。在這起災難中如果一定要唱贊歌的話也該為他們而唱。當人們宅在家里窮極無聊末日狂歡般地編或看各種段子自娛時,他們奮戰(zhàn)在第一線,夜以繼日與病毒正面交鋒。作為一名普通人,唯有響應號召待在家里不出去添亂才對得起這些人間天使。
除了偶爾去超市采買必要的民生物資,幾乎足不出戶。每天在家里做簡單的一日三餐,第一次過年不需要大吃大喝,不需要疲于應酬。如果說凡事都有正反面的話,過如此極簡生活應該屬于正面。
這幾日天氣晴好,春在空寂的大地上蠢蠢欲動,也撩撥著閉門不出的人們蠢蠢欲動。女兒搬個小板凳坐在陽臺上曬太陽,抬眼望著窗外湛藍的天空,滿臉向往地說:“這么好的天氣,好想出去走走”。年輕的心總是向往自由自在的飛翔,總是喜歡三五成群的熱鬧。這個年,沒有電影,沒有聚餐,沒有K歌,沒有旅行,但是她毫無怨言,自始至終自覺隔離。
疫病來臨時,最先警覺的是這些平時看起來很“喪”的年輕人。當人們后知后覺只顧忙著喜迎春節(jié)的時候,他們嗅到了危險的氣息,果斷買來了口罩,苦口婆心地勸家里的長輩們少出門、戴口罩,表現出了對生命極大的敬畏與尊重。其實這些看起來自由不羈的年輕人更懂規(guī)則,也更尊重規(guī)則。
今天是上班第一天,走出久違的家門,看起來一切都和往常一樣,只是路上每個人臉上的口罩泄露了這個國家正在經歷著什么。
隔了十天的假期,同事相見,分外親切。拜年、說吉利話是經久流傳的老規(guī)矩,即使在這樣的非常時期這樣的規(guī)矩仍不能少,好在大家都能自覺地戴著口罩、隔著安全距離互道祝福。
有人咬牙切齒地罵著吃蝙蝠的人,害得大家過不好年,出不了門,打不了牌。這樣的罵在網上聽得太多了。沒吃的人當然可以理直氣壯地罵,罵那些因吃蝙蝠帶來病毒的始作俑者。但是誰能保證罵人的人沒有吃過其他的野生動物?我知道的有人曾經吃過蝎子,有人抓過刺猬。這些人如果有機會,難保自己不吃。吃蝙蝠的人難道因為蝙蝠美味嗎?還不是那愚蠢之極的虛榮心和莫名其妙的優(yōu)越感,那種常人不能及的虛榮心和優(yōu)越感。罵人則是另一種優(yōu)越感,一種道德高于別人的優(yōu)越感。
當病毒勢不可擋地席卷而來,玩弄人類于股掌之間,光罵人是沒有用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反省,捫心自問一下:是否對大自然存有敬畏之心?是否對地球上其他生靈有過殺戮之心?是否為了獵奇與口欲放棄過作為人的底線?
有一句話說得好“一切的疾病都是呼求愛,這場疫病是在提醒人類愛惜其他生靈”。真希望今天的教訓和代價可以換來更多人的反思和覺醒。如果災難不能給國家和人類帶來成長與警示,那么災難就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銘而難忘的謝意
吳春華(揚中)
一切都來得太突然,2020年的春節(jié)注定是個不平凡的春節(jié)。從臘月下旬起,手機里、新聞上、耳朵邊都是新型冠狀肺炎的消息。疫情從湖北武漢開始,爾后傳播范圍不斷擴大,一個又一個的省市出現確診病例,且感染人數不斷增加。不斷攀升的數據、已經證實的人傳人、病毒長達14天的潛伏期,這一切讓每個人都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慌、憂慮、害怕。1月23日,武漢市向全世界宣布封城!關閉超大型省會城市對外通道,這在新中國歷史上還是首次……
病毒來勢兇猛,在民眾生命遭遇危險的時刻,此時,所有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都齊齊站到了生死的第一線! 而與此同時,各地醫(yī)務人員也都整裝緊急馳援湖北,集結武漢,風雨同心,和湖北的醫(yī)務人員一起安危與共。“若有戰(zhàn),召必回,戰(zhàn)必勝”,“不計報酬、不計生死”,“別怕,我們同風雨、共擔當”,醫(yī)務人員這些鏗鏘有力的話語感動和鼓舞著全國上下每一個人。
每天大量的信息和各種圖文故事告訴我們,那些奮不顧身、舍生忘死地奮戰(zhàn)在第一線的平凡的醫(yī)護人員,他們承受著怎樣的艱難和壓力啊!還有像鐘南山院士這樣的或已逾古稀、或近于耄耋之年的醫(yī)學專家,他們在國家和人民需要時,也都毅然挺身而出,和病毒賽跑、為國家擔當、為政府分憂……從電視里看著那些或高大或瘦小的身影,我禁不住熱淚盈眶!我們不止有一個“鐘南山”,我們有千千萬萬的“鐘南山”們!
什么是英雄兒女?那些義無反顧為大家舍小家、堅定走進病房的普通醫(yī)護人員就是了,還有那些許許多多奔波在抗疫一線的公安干警、交警、媒體人以及政府衛(wèi)健系統(tǒng)及各行各業(yè)在疫情面前“鐵肩擔道義”的人們就是了,那些真實和鮮活的第一手的人物故事,沒有哪一個是不美、不感人的!
什么叫“國士無雙”?像鐘南山院士這樣84歲高齡的老人,仍然懷揣一顆悲憫蒼生、救死扶傷的赤子之心,嘴里讓別人不要去武漢,自己卻鞍馬勞頓、慷慨赴難的就是了!
什么是中國的脊梁?基辛格在《論中國》中說:我認為中國最大的幸運,是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中國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這些勇敢的人就是中國的脊梁!又想起魯迅先生的話:那些埋頭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他們正是中國的脊梁!
什么是定海神針?1月27日,李克強總理代表黨中央親赴武漢考察指導疫情防控工作;截止1月29日,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累計投入273億元用于疫情防控,確保疫情防控經費需要;2月1日起空軍出動8架運輸機滿載醫(yī)護人員和醫(yī)療物資飛赴武漢,3日起軍隊抽調1400多名醫(yī)護人員承擔武漢火神山醫(yī)院醫(yī)療救治任務,這一切的一切怎能不讓我們深為震撼!何謂定海神針,這就是了!
只有在這個時候,我們每個人才能真正地理解“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這句話到底有著多重的分量。
我們的安全是建立在廣大人群的共同奉獻和效命上的,我們的健康是由許多不知名的手所共同構筑起來的! 這是怎樣一個有情的國度!我知道,這世界并不全都是這樣美好的,我們所生活的國家和制度并不是全世界處處都有的。我慶幸,生在這個時代,我慶幸,生在這個國度。世界上沒有什么是理所當然的,如此嚴峻的疫情當前,而我們現在仍能和家人相守在一間有愛有食物有音樂的屋子里,如果仍然不知道感恩的話,我們是可恥的。
我忍不住想對他們說:感謝你們,感謝你們每一個人!我多么想讓你們知道我在你們的奉獻和瘁殫里懷著一份歉疚的情感,一顆希望有所圖報的心!我從心底里感到我對你們銘而難忘的謝意!
中國政府網 中國文明網 人民網 新華網 光明網 學習強國 中國作家網 中國文藝網 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文化報 中國現代文學館 中國詩歌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 騰訊文化 中國新聞網 中國江蘇網 我蘇網 新華報業(yè) 四川作家網 《鐘山》雜志社 中國作家網 新華網副刊 新華網圖書頻道 新聞出版總署 中國詩歌網 中國國家圖書館 湖南作家網 廣東作家網 作家網 北京作家網 山東作家網 貴州作家網 中國藝術批評 中國文聯(lián)網 浙江作家網 上海作家網 蘇州文學藝術網 湖北作家網 遼寧作家網 河北作家網 中國詩詞學會 海南省作協(xié) 陜西作家網 江蘇文化網 鐘山雜志社 張家港作家協(xié)會 江西散文網 中華原創(chuàng)兒童文學網 福建作家網 鳳鳴軒小說網 百家講壇網 東北作家網 四川作家網 中國報告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