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蘇軍新生代(五):許苗苗點評天如玉

(2024-11-08 10:35) 6004347

  導語 

  數字媒介帶動文學轉型。隨著信息技術變革,網絡文學成為互聯(lián)網時代大眾文學的新形式新樣態(tài)。一大批網絡作家以筆為舟,遨游于想象的海洋,探索著文學的邊際,網絡文學類型寫作不斷進化,網文創(chuàng)作精品化日益成為新時代網絡文學高質量發(fā)展的關鍵。為此,省作協(xié)于2024年9月5日舉辦了第二期江蘇新銳網絡作家作品研討會,邀請十位網絡文學評論專家與十位江蘇新銳網絡作家一對一互動交流,探討網文形態(tài)背后的創(chuàng)作根基和理論基礎,引導網絡文學作家創(chuàng)作出彰顯時代精神、體現(xiàn)中國特色、思想性和藝術性相統(tǒng)一的優(yōu)秀作品。

  “江蘇文學”微信公眾號推出“網文蘇軍新生代”欄目,以十位新銳作家作品為樣本,管窺當下網絡文學的創(chuàng)作特點,總結網絡文學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本期推送的內容是許苗苗對天如玉的兩部作品《他定有過人之處》《心尖意》的點評。

  網文蘇軍新生代(五)許苗苗點評天如玉 

  許苗苗,博士、首都師范大學藝術與美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網絡文藝研究中心主任。兩度獲得中國文藝評論“啄木鳥”獎、北京文聯(lián)簽約評論家。中國作協(xié)網絡文學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新媒介文論分會副會長、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網絡文學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小說學會理事。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大學、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訪問學者。出版學術著作《網絡文學的媒介轉型》(2021)《性別視野中的網絡文學》(2004)、散文集《青春小站》(1993)等。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藝研究》《讀書》《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發(fā)表論文上百篇并多次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轉載。

  夏興文,筆名天如玉,晉江文學城老牌言情作者、人氣作者。文風細膩自然,文筆扎實成熟,擅長細節(jié)描寫,人物互動極具張力。作品風格大氣灑脫,積極勵志,深受讀者喜愛。創(chuàng)作至今已出版實體小說十余部,并于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地出版繁體版多部,另有多部作品于海外出版。部分作品已授權影視改編。代表作《衡門之下》、《他定有過人之處》、《心尖意》、《丞相不敢當》、《臨南》等。


  《他定有過人之處》

  天如玉|著


  《心尖意》

  天如玉 著

  精彩點評 

  許苗苗:

  對于作家天如玉的作品,如果說我還有一些對文本不滿足的地方,并不是說我認為這個作品寫得不好,而是我希望天如玉在未來創(chuàng)作的時候有一些轉變。我看到你比較受歡迎的兩篇代表作,2篇之間隔了4年之久,我感覺到很意外,因為在當今網絡時代,創(chuàng)作節(jié)奏是很快的,一個作者沉淀三四年進行創(chuàng)作,我認為是很可怕的。我們私下還進行了交流,詢問她是否擔心讀者流失的問題。那么我想既然天如玉能夠沉寂三四年,然后再創(chuàng)作新的作品,一方面可能自身比較忙,另一方面也是作者希望沉下心進行反思:是轉變未來的寫作風格,還是進一步在原有寫作基礎上深化拓展?

  天如玉這位作家,從某種程度上,被網友稱作最會塑造女性角色的作者。你給我的這兩部作品從設定上具有很強的一致性,并且主角名稱都非常具有特色。這兩部作品中的人物設定就是你寫作的特色:雙強組合,甚至兩個主角都是超強。故事情節(jié)上男女主人公先婚后愛,一個是破鏡重圓,一個是福滿天下。

  下面就涉及到先婚后愛這種網上常見的類型模式,這種寫作模式在我們以往的傳統(tǒng)文學中是不太常見的。我搜索了網友和網站平臺對于這種寫作模式的評價,對于作者來說,先婚后愛是比較好書寫的,男女主人公被婚姻綁定,接下來順理成章地再發(fā)展他們的感情。之所以先婚后愛的模式在網上迅速傳播,并且受到網友的歡迎,我認為是因為網絡言情類型的很多讀者年齡都比較小,他們更強調男女主雙潔,并且希望人物感情特別堅定,一旦結合就不能在情感上過多動搖。先婚后愛的主題為主角情感設置了天然的保障,這就決定了他們不能三心二意。

  閱讀天如玉的作品后,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神容這位女性角色。雖然網上有些年輕讀者認為女主太過主動,經常在男主面前晃來晃去,產生是不是這樣就代表不夠自信的疑惑。但是我認為天如玉將她設計成這樣是非常靈動的,女主想要什么就去努力爭取,勇敢大膽的追愛,她是一個依靠自己的主動性,在愛情中得到了屬于自己的幸福的這樣一類人。而不是說像其他的女主一樣,在原地等待別人選擇我,但是自己卻一動不動,一定要等男主來追妻火葬場。神容這樣的人物性格設定很符合一些現(xiàn)代女性,這也是我喜歡這個女主角的原因。我認為女頻文中的追妻火葬場和男頻文里的后宮都是一種類型,他們在感情上特別被動,這是因為有時候作家還不太理解這個感情應該怎么寫,于是就把男女主的情感寫得非常簡單:“這個女孩得追我,然后我就等著你追。我性格上冷冷的,但文本中所有女性都特別喜歡我”。我認為這樣塑造出來的不就是一個特別被動的角色嗎?所以我覺得這種在情感中主動地去選擇的人物設定是我非常喜歡的。

  你的代表作品《心尖意》是你沉淀了一段時間之后創(chuàng)作出來的,所以我想你可能更希望聽到我對《心尖意》這部作品的一些看法。這部作品延續(xù)了先婚后愛的主題,還增加了一個“竹馬天降”的情節(jié),但是我認為無論是這幾個標簽還是人設方面,我并沒有看出太大的特點。我也看了一下網上對《心尖意》的評價,有很多人說它的節(jié)奏比較慢,這個節(jié)奏如果在網絡閱讀的情況下,可能情節(jié)發(fā)展確實比較緩慢,但是這和讀者年齡也是有關系的,我讓年紀比較小的本科生看了,他們反饋說比較慢,但年紀稍大一些的研究生看過之后,他們就不會產生這樣的感覺。并且我自己看這部作品的時候,我也不覺得他有多慢。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差異性感受?我認為,一個就是你面對的讀者的年齡有差異,第二個就是你自己的年齡和寫作技能的問題。我們可以想一下晉江的讀者,或者包括現(xiàn)在大部分網絡讀者就要看甜文的。這些讀者在情感方面還沒有特別豐富的經驗,他們是帶著一種娛樂的眼光去看的。因此他們在選擇言情文的時候,甜的部分是他們重點關注的,這里所說的甜的部分,就是男主和女主的情感互動,尤其是男女主角之間外在的、更加熱烈的情感互動。就是說這些讀者喜歡的情感是極其強烈的。而作家寫作文學作品必然要考慮文學性,這就要通過故事情節(jié)、男女主人公性格、還有其他方面的一些鋪墊,來把這個人的性格完整地展示出來。所以我認為《心尖意》的節(jié)奏并不慢,因為主人公雖然不是上來就開始情感互動,但是作家把這兩個人的性格還有故事背景慢慢的展開。這個就是寫的特別好,而且語言也非常細膩,我很喜歡。所以這個就是我想要解答,為什么網上有些人說的節(jié)奏慢的問題。我們想要跳出常規(guī)的框架來寫作作品,那么像你的這種寫作嘗試是好的。但是我同時也要提醒你,你需要關注你的讀者群的年齡結構問題。如果你想要出書的話,他的讀者年齡結構是不一樣的。那么不同的年齡結構、不同的閱讀習慣,他可能會有不同的需求。

  天如玉:

  感謝許老師的點評,網絡上確實有很多讀者反饋文本節(jié)奏慢的問題。因為我本人喜歡在創(chuàng)作文本的時候在前面鋪墊很多伏筆,在后面再收起來。并且這部小說主要是以感情脈絡為主線,因此前期的劇情不是很強,感情的發(fā)展也比較緩慢,因此給人一種節(jié)奏慢的感覺。但是好在我不太在意這種聲音,我只關注自身的創(chuàng)作感覺,只要這種經歷能給我?guī)硪恍﹩l(fā),那我覺得它是非常有用的,所以就像許老師說的那樣,我會好好領悟它,然后融會貫通到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應用在我后面的文本里,謝謝大家。

 ?。ㄤ浺粽恚涸瓡杂? 編輯:王康)

  

天如玉部分作品書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