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蘭開,紫氣東來;春色三分,詩情滿懷。2015年3月28日下午,正值南京理工大學著名的?;ǘ绿m盛開時節(jié),由南理工二月蘭詩社、南理工詩學研究中心主辦的首屆二月蘭詩會,在該校藝文館圓滿舉行。愚木、季川、土牛、王曉輝、王憶、雷默、王子淳、屏子、馮亦同、徐明德、陳永昌、蘭蘭、胡劍明、馬永波、黃梵、江雪、樹寧、金序蘭、古箏、方政、雪豐谷、蔡寧、海馬、韋曉東、陸新民、鞏孺萍、朱鴻、顧耀東、金陵方舟等30余位詩人出席詩會。
詩會以張碧瑤、朱曉陶兩位詩社女生的漢服迎賓舞《禮儀之邦》作為開場。古色古香的舞蹈過后,詩人顧耀東、鞏孺萍登臺,氣場十足地誦讀了南理工王曉峰校長在新生開學典禮上的那段廣為人知的講話:“祝福男生像一棵棵直指云霄的水杉樹,無論順境、逆境,都能寵辱不驚,保持挺拔的身姿,默默注視頭頂那一片藍天白云;祝福女生像一叢叢競相怒放的二月蘭,無論機遇、挑戰(zhàn),都能一如既往保持優(yōu)雅的態(tài)度,深深扎根腳下那一片肥沃土地。”隨即,30名二月蘭詩社的學子集體朗誦了此次詩會的主打原創(chuàng)詩作《花開二月》:“東風駘蕩,送走水瘦山寒/春意喧喧,江南遍地繾綣/天籟四起,敲響青春鼓點/紫霞湖畔,孟春喚醒水杉//水杉不語,如智者肅穆/春光作衣,白云為冠/吞吐菁華,汲納百泉/昂首雄視天地遠……水杉橫空,風中豪情如劍指/低眉淺笑,二月蘭花開迤邐/歷冬而生,經寒而綠/呼應春雷,尋風覓雨……白日放歌,青春作伴/我輩乘風舒萬里/星河璀璨,任重道遠/謾道人間行路難!”雄壯而優(yōu)雅,高亢而清新,充分體現(xiàn)了正能量與詩美的交融,大氣磅礴的詩風,震撼人心。
在一段段輕朗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在音舞詩畫的交融中,一場視聽盛宴緩緩拉開了序幕。本次詩會分為四個部分,朗誦作品全部來自與會詩人的原創(chuàng)。這些詩歌內容豐富,題材新穎,朗誦形式多樣,從中能夠體會到詩人們的內心情懷:快樂與憂愁、祈禱與毀滅、光明與黑暗、現(xiàn)實與虛無,等等,充分寄托著作者的理想與思考。詩會前半部分,詩人屏子和兒子趙宇吉同臺朗誦了詩作《致二月蘭》《水杉?二月蘭》,詩人陸新民和女兒陸漫漫也獻上了詩作《城墻》《雨天》,這樣有趣的“詩二代”“文二代”現(xiàn)象,令觀眾驚奇。
與會詩人展示了各自不同的風格。詩人江雪的《二月蘭沉默地開了》語感淡定自在,發(fā)散著節(jié)制的激情和詩美。詩人黃梵的《湯勺》以獨特的視角,為一件普通的餐具增添了神秘色彩,詩中的湯勺成為倔強與溫柔的象征,給人在平靜的想象中帶來不少震撼。同樣描寫景物出彩的還有詩人愚木的《石像路》,背景音樂的寺廟鐘聲引人入勝,詩中傳遞的是亙古不變的堅韌,詩中的石像看似無情卻又多情,一段路也因此由單一轉為多元,步步為營,直擊觀眾的心靈。詩人徐明德的登臺,使得詩會氣氛從安靜轉為明快,他一身樸素的裝扮,輕松講述著自己退休后在山間種菜養(yǎng)花寫詩的生活,用他詩里的句子來形容,即為“籬笆掛清風”的自在,獨有一番趣味。詩人馬永波的《致青年詩人》《凌晨讀書,讀到世界之惡》線條豐富,現(xiàn)代美與古典美的重疊,帶領聽者體驗了一把多重空間的對話。四位詩社同學熱情朗誦起老詩人馮亦同的長詩《狗尾草頌》,該詩以活潑的筆觸描寫了狗尾草,表現(xiàn)出狗尾草的可愛和對生命的贊頌,語調蓬勃爛漫,彰顯民間的魅力。上世紀80年代出道的中年詩人韋曉東,則帶來了《走過萬里——新年的祝福》和《委內瑞拉,早上好!——致敬烏戈?查韋斯》,兩詩均裹挾著青春的激情、沸騰的熱血和豐盈的詩意,令人稱奇。
女詩人鞏孺萍登臺了,她一襲黑絲絨長旗袍,加紅色圍巾,如同走在畫里的江南女子,莊重且活潑,鞏孺萍深情朗誦了一首《穿過歲月遇見你》:“穿過歲月/我又站在你面前/記憶慢慢蘇醒/像展開的畫卷/你說我像羞澀的水蓮/歷經時光/從未改變/而我總覺你很遠很遠/像海一樣/望不到邊/其實我不過是一陣風/偶然拂過你的水面/也許你留戀的并不是我/而是那似水的流年”,圓潤柔婉的聲音,將聽者拉進滿滿的回憶中。女詩人蘭蘭以一首與李白詩作同名的《登金陵鳳凰臺》,分享了行游金陵后的感想,詩中既有前不見古人的歷史感,又有攜酒助興的豁達。詩人雪豐谷的《當愛已成往事》,如小夜曲般安靜溫暖。在整場詩會中,詩人方政并不僅僅是為了分享個人詩歌而來,也是帶著文友對詩歌的熱愛和祝福而來,他朗誦的是《探視一位重病患者》,隨著音樂的緩慢醞釀,詩人以略帶沉重的口吻娓娓道出:“我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也許本不該說些什么/一束鮮花/便昭示了生命的無價/利祿 名位/曾經耿耿于懷的往事/都淡如云煙”,語調像廊間的蛛絲,像剝落的油彩,仿佛此時友人就在身邊仔細聆聽詩人的心聲。詩人顧耀東為觀眾獻上《我的情人》《在西雙版納治療焦慮》兩首詩,以飽滿的激情和充滿力量的聲音,表達了對自然回歸的渴望和對公正的追求,在場觀眾聽得內心澎湃,很是享受。一向低調的詩人朱鴻,這次展示了個人詩作《黑與白的傳說》:“把太陽藏進枕頭里/月光就浮了出來/星光的黑/比不上月光的白/目光的黑/比不上星光的白……山是霧的黑/水是霜的白/東邊有黑也有白/公雞幾聲鳴叫/陽光就飄出了窗外”,語感自在活潑,句式靈動跳脫,令人刮目。
詩會現(xiàn)場還有一位坐在輪椅上的特殊嘉賓,她就是25歲的患有腦癱的南京女孩王憶。這些年,在父親的陪護下,王憶堅持詩歌的理想,寫出一首首積極向上的詩歌,并出版了三部散文集,其自強不息的故事經媒體報道,已為越來越多的人熟知。詩歌無界限,從王憶的經歷中,在場觀眾看到了她的堅持和對生活的熱愛。二月蘭詩社的張娜娜同學深情朗誦了王憶的詩歌《手足》:“第一次看見你哭/望著你撒嬌要我抱/第一次看見你笑/平淡人生有了奇妙//手足的感情哪里尋找/我們的日子哪里去要/就算有時吵吵鬧鬧/也慶幸擁有這份美妙//每一天過得多寂寥/擁有你多么美好/只愿你健康耍鬧/快樂到老 讓我自豪//情同手足的感情哪里尋找/我們的故事已累計多少/有你的日子總有歡笑/長大的了你讓我驕傲”,明白如話,曉暢親和,字里行間發(fā)散著歡樂、曠達、向上的正能量,略帶一絲淡淡的酸澀和憂傷,令全場觀眾為之動容。
詩人金序蘭的詩是此次詩會唯一的舊體詩,他以《乙末春詠四首》為一個系列,從不同角度表達了對春的贊美和對二月蘭的喜愛之情。最后,馮亦同先生代表全體詩人,以他慣有的大手筆為首屆二月蘭詩會作了畫龍點睛般的致詞:“二月蘭開,水杉林中;青春校園,姹紫嫣紅。和平之花,古城驕子;生命之樹,郁郁蔥蔥。明星社團,新苗茁壯;人才輩出,大美理工。以詩會友,以詩怡情……二月如詩,馨香致遠;青春是詩,氣貫長虹。詩歌大學,享譽神州,鐘山聳翠,詩國梁棟!”引發(fā)全場的熱烈共鳴。
南京理工大學詩學研究中心主任、二月蘭詩社指導教師張宗剛博士指出,中國是詩的國度,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詩教傳統(tǒng)。南理工近年堅持不懈地舉辦各類詩歌活動,致力于詩教傳統(tǒng)的弘揚和詩歌文化的傳播,被公認為省內一所跟“詩歌”關系最為密切的大學。而異軍突起的南理工二月蘭詩社,成立一年余即舉辦了數(shù)場大型校園詩會,建立了創(chuàng)作基地,十余次榮獲國內、省內和校內創(chuàng)作大獎,迅速成長為一支高校社團中的“夢之隊”,獲得多家媒體的關注和聚焦,正如中央電視臺赴該校拍攝的紀錄片《詩行天下》所說:“二月蘭”成為高校學子詩歌詠懷的代名詞。
詩人學者相聚南理工,為?;ǘ绿m的開放增添了一分明麗色彩,讓人在沉浸于詩的海洋的同時也引發(fā)一些思考:當代詩歌在不斷發(fā)展,高校大學生在人文氣息欠缺的環(huán)境中應如何培養(yǎng)個人情懷,在詩歌內容選擇和技巧方面,怎樣才能做到不斷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都是值得探究的問題。詩會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契機來推動高校詩歌的發(fā)展。作為首屆二月蘭詩會,此次活動的舉辦有其特殊意義,以二月蘭為標志的高校詩歌文化正在不斷發(fā)展,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平臺來推動詩歌的交流與創(chuàng)新。詩會的成功舉辦,也印證著越來越多的詩人、學者和社會各界人士對詩歌的關注與認可。 (朱曉陶 徐美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