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第十二期

2014年05月27日 12時18分 

  不要總是堅強(qiáng) 

  

  趙翼如  

  

  從小,我們被教導(dǎo)要堅強(qiáng)。生命,要鏗鏘有聲。其實(shí),總是堅強(qiáng),如一圈圈上緊的鋼發(fā)條,會釀制一次次心臟小事故。 

  央視主持人張越,將目光投注于毫不起眼的角落,探知社會痛感神經(jīng)。 

  魯獎得主鄭彥英筆下的“寬腳板”,踩出了生活的真實(shí)溫暖,踩出了凡人小事的恒常。 

  面對困境,坦然接受,也得允許自己適度軟弱。 

  與不幸和解,這同樣是尊嚴(yán)。 

  我的一個長處,是敢做“落伍者”——盡過力了,該認(rèn)輸時就認(rèn)輸,還算輸?shù)闷?。一再質(zhì)疑,過度投入一種競爭是否值得? 

  很欣賞楊絳先生的姿態(tài):我和誰都不爭,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 

  需要留一空間安靜自己,無論它多窄小。 

  愿這世界多些人抬頭眺望——別讓星光消逝于忙亂的鍵盤。 

  

  

  每張臉背后的故事 

  

  張越 

  

  我是個六零后,上大學(xué)時迷羅大佑的歌,后來終于有機(jī)會見到他,我問他:“多年以來持續(xù)創(chuàng)作,關(guān)注的核心是什么?”他說:“西門汀洶涌的人潮,每張臉背后的故事?!边@個回答深得我心。 

  我主持人物訪談節(jié)目十幾年,也可算閱人無數(shù),每每有人問我,做這樣的節(jié)目到底想知道什么,我總回答,想知道這個時代中的每一個人,他從哪里來?會到哪里去? 

  沒有一個生命是孤立的,沒有一個選擇是無來由的,縱使生命中有無數(shù)偶然,那偶然可能是機(jī)會、可能是傷害、可能是誘惑、可能是誤會……可它無非是你必經(jīng)之路上的幾道風(fēng)景,你已經(jīng)成了今天的你,這一定與你的昨天有關(guān),你的環(huán)境鑄造了你,你也以同樣的方式鑄造你的環(huán)境,要掙扎出來真是很不容易,那你,又能到哪里去? 

  我們是多么優(yōu)秀的一代人,披荊斬棘,眼看著昔日玩兒泥巴的同伴兒一個個西裝革履,小時候只在電影中見過的輝煌都市,已經(jīng)成了我們夜夜笙歌的家園,但是這些年我見過了太多正常甚至光鮮體面的外表下破損的生命,也許,這中間就包括我自己。 

  你為什么總是很焦慮?你為什么總是很害怕?你為什么總是很自卑?你為什么永遠(yuǎn)左搖右擺拿不定主意?你害怕失去什么?你到底想要什么?你演給誰看?你又在躲避什么?你為什么總是討厭別人?別人為什么總是不待見你? 

  一天晚上,我跟一個朋友一起吃飯,吃的是一份無比精致的壽司,剛咬一口,我倆同時驚呼:“簡直太好吃了!”朋友贊嘆:“生活真美好!”我不吭聲,她就問:“你不覺得很美好嗎?”“我只是覺得這壽司很好吃?!?nbsp;

  “可是當(dāng)你享用一些特別美的東西時,你不覺得很感激嗎?”她繼續(xù)問。我說:“我沒這么想?!薄澳悄銜胧裁矗俊?nbsp;

  “我會想,做得好,客人就越來越多,店家會漲價會降低質(zhì)量,以后就沒那么好吃了?;蛟S他們會搬走,會停業(yè)……反正我沒見過鐵打的營盤,這些年看的全是流水的兵,再說,誰知道這個世界會怎么樣?明天又會怎么樣?我一看見好東西,就看見了滿目瘡痍?!?nbsp;

  原本滿心歡喜的朋友頓時目瞪口呆。其實(shí)我很清楚,為什么同樣的年紀(jì),同樣的環(huán)境面對同樣事情我們的反應(yīng)會如此不同。 

  她有一個滿足的童年,得到過很多愛,長成了一個溫和、善意、文雅的女人。而我的童年經(jīng)歷過一些恐懼,一些自卑,所以我長成了一個悲觀的、缺乏安全感的人。盡管看起來,我一切好! 

  我見過太多比我還要糟糕的家伙,他們大概還不知道他們的病開始于什么時候。 

  讀過一本書:《中毒的父母》。父母從他們的父母那兒中了毒,又把毒傳給了孩子,就這樣一代代傳下去,用作者的話說,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huán)撞車事故。 

  回想童年,我們可能被父母漠視,因為在那個時代背景下,他們既控制不了自己的命運(yùn),也控制不了自己的心情。我們也可能被他們過度控制或過度依賴,因為他們的心無所寄托,沒有安全感…… 

  當(dāng)然,在指責(zé)他們的同時,檢點(diǎn)一下我們自己,我們,我們的時代,一切又都好到哪里去呢?沒有。公路上的連環(huán)車禍從未停止,到處是破口,到處是殘軀。 

  有一次碰到一位兒科醫(yī)生,他告訴我他的專業(yè)就是“阻斷”,讓那些有傳染病的母親也能養(yǎng)兒育女,同時,在母腹里就將母親身上的疾病與胎兒阻斷。 

  《中毒的父母》是關(guān)于治療的書,也是關(guān)于阻斷的書,療救我們自己,阻斷我們孩子染病的可能。只不過不是肝炎,不是艾滋病……而是我們扭曲的性格和越來越壞的心情及其帶來的不幸的命運(yùn)。不管你是誰,當(dāng)你明白自己身上發(fā)生過什么,你才能解決它,就算解決不了,你已經(jīng)開始防范,局面就不會失控。 

  我多么希望洶涌的人潮中,每張臉都變得好看,每張臉背后的故事都少一點(diǎn)遺憾。 

  

  

  孝順的娃娃腳板寬 

  

  鄭彥英 

  

  我弟弟有一雙女兒,是雙胞胎,女娃娃個子長得快,舊的衣服很快就不合身了,加上上學(xué)的費(fèi)用一年高于一年,使得我當(dāng)工人的弟弟日子一日緊過一日。弟弟常常是超市打烊時最后一批買菜的顧客,因為這時候的菜最便宜。有一次,弟弟甚至將超市未能賣出去的蓋澆飯買回來,菜湯已經(jīng)將米泡乏了,他不讓娃娃吃,自己呼嘯著吃下,說好吃。 

  我認(rèn)為女孩要富養(yǎng),希望弟弟用我一些錢,讓兩個侄女過得好一些。弟弟卻不聽我的:“我的娃我知道?!睌蒯斀罔F。 

  就在兩個侄女上初二的時候,我父親不幸離世。我便把母親接到鄭州,孝順的弟弟就帶著一家人過來跟母親住。就在兩個侄女上高一的時候,母親下樓時扭了腰,要在床上靜臥七十天。 

  我慌了手腳,要守在母親身邊,弟弟卻不讓,說他本來就跟母親住在一起,還有兩個放暑假的女兒,不讓我操心。 

  我怎么也沒有想到,我的兩個侄女非常孝順,我母親大小便都不能下床,全是兩個侄女照顧的,為了讓我母親解手方便,我大侄女見街上賣那種一尺多寬的窄面竹涼席,便買了回來,因為窄涼席方便拉動,在我母親需要解手時,她們很輕松地就能幫助奶奶完成解手。 

  七十天后,母親能夠下床了,感嘆說沒白疼這兩個娃,這七十天能撐下來,全憑這兩個娃了。 

  這是對我兩個侄女最大的肯定。我想起弟弟的話,看來弟弟是對的,女娃也不一定要富養(yǎng)。 

  去年國慶節(jié)前夕,我去看母親,我的大侄女回來了,說很多同學(xué)邀請她出去玩,她堅持要回家,同學(xué)們問她:“回家有什么重要的?”她回答說:“還有什么能比回家重要?!” 

  還沒待我說話,母親在一旁說:“寒家的娃娃,才知道家的暖和。” 

  今年春節(jié)前,家鄉(xiāng)要母親的照片辦證,我就用手機(jī)拍了發(fā)回去。母親見我在家里完成了這些事,連說不得了。過了幾天,我又去看母親,母親把手機(jī)拿給我,讓我看她拍的照片,我非常吃驚,母親居然會用手機(jī)拍照了! 

  母親拿來了一張紙,紙上畫著一個個手機(jī),和母親的手機(jī)一模一樣,上面的圖案卻不一樣,母親說,這是侄女畫的,侄女知道奶奶不識字,畫出手機(jī)圖案,把一步一步的拍攝過程全畫出來,母親就按著這個圖,學(xué)會了。 

  我感動極了,不禁說:“如今十七八歲的女娃娃,哪有這么孝順的?”母親倒不以為然,說:“家貧出孝子!你兄弟要是一镢頭挖出個金山,娃就光想著耍了,哪顧得上孝順?” 

  母親的話我想了很久,越想越覺著有道理,正因為我弟弟窮,日子艱難,每一天的日子都緊巴巴的,孩子們在這樣的日子里,才知道親人的艱辛,才知道親情的重要。 

  星期天,我去母親那兒,兩個侄女放學(xué)回家。她倆今年高考,我問她們有信心沒。老大說一本沒問題,老二說二本沒問題。 

  我一聽,心里很高興,因為我見到太多有錢有勢人家的孩子,學(xué)習(xí)成績差,父母大把花錢把他們送到國外去上學(xué),上幾年回來,錢花了一河灘,卻說不清河灘的形狀。 

  今天我去看母親,兩個侄女都在上學(xué)。弟弟這才憂心忡忡地嘆息,娃考不好咋辦?大學(xué)畢業(yè)后,找不到工作咋辦?我給弟弟寬心,說天塌下來我和他一塊頂。母親卻說:“你倆把心放寬展,孝順的娃娃腳板寬,孝順的娃娃有饃吃。”我笑笑,說母親抬出老天爺給我們寬心呢。 

  母親卻認(rèn)真地說:“老天爺也經(jīng)常害眼呢。我這一輩子經(jīng)的人多了,凡孝順的娃,都過得好,原因很簡單,孝順娃心好,心好的人,守著個仁義,能不和人?能不成事?”一番話把弟弟的心說展了。弟弟有一身好功夫,幾個壯漢近不了身,但長期窘迫的生活淹沒了他的英氣。而此刻的笑,一閃一閃的,英氣又回來了。 

      回聲:2014年3月起,新華社重點(diǎn)報刊《現(xiàn)代快報》以每期四個整版的氣勢,在每周一推出“行者”文學(xué)周刊。甫一面世即受到各界好評?!?每周一因為和《行者》相約,陽光燦爛,日子有了盼頭;神清氣爽,生活有了滋味。不一定要遠(yuǎn)行,跟著《行者》,邁步在字里行間,感同身受、或沉思浮想、或感動或指導(dǎo),打開心扉,《行者》前行。在網(wǎng)絡(luò)流行的時代,有《行者》真好。獨(dú)處和《行者》交流,行者是思想、是行動、是覺悟、是善良?!边@是一位名叫王玉寶讀者的《行者真行》的肺腑之言。這樣的好評,“行者”每期都能收到很多。而這些感慨者,他們中絕大多數(shù)原本是網(wǎng)上的“掃帖者”?!案≡晔里L(fēng)里,忙碌應(yīng)酬中,網(wǎng)絡(luò)碎片里,太需要一處清新的綠陰來歇一歇,捋一周得失,浸七日凡塵,讓精神從家園里補(bǔ)充清新的能量,繼續(xù)上路。因為《行者》,讓我更喜歡這份報紙?!V葑x者” 。這樣的好評,給《現(xiàn)代快報》帶來的不僅是品位的口碑?!度嗣裎膶W(xué)》雜志副主編、作家邱華棟坦言,“在一般人覺得紙媒書籍前途暗淡的情況下,我卻覺得,閱讀依舊是一種最重要的和歷史、現(xiàn)實(shí)與心靈的對話與交流。網(wǎng)絡(luò)媒體的海量信息,在我看來,依舊比不過一本薄薄的書的分量重。因為閱讀是深情地凝視、是兩個人的交流和對話、是煥發(fā)人類想象力的一種基本形式,這是視覺圖像和網(wǎng)絡(luò)信息絕對無法替代的功能?!?邱華棟《閱讀是深情地凝視》載2014年4月21日《現(xiàn)代快報》“行者”)

  許建俊《當(dāng)新聞遭遇了新媒體》一文摘錄

 

      瀏覽了幾期《行者》,總體給人眼前一亮之感?!叭宋母笨笨芍^名副其實(shí),人文氣息濃郁?,F(xiàn)開的“好書品讀”“美文觀賞”“歲月腳印”“閱讀札記”等欄目,可讀性頗強(qiáng)。要說點(diǎn)建議,似可在“雅”“俗”共賞上做點(diǎn)文章,保持現(xiàn)“雅”的格調(diào),增添些“俗”的氣息,有利于拓展讀者的閱讀面,增強(qiáng)《行者》的吸引力。讀者 劉仁前

  

  https://kb.dsqq.cn/html/2014-05/26/node_210.htm 行者·自說話話

  https://kb.dsqq.cn/html/2014-05/26/node_211.htm 行者·陳年舊事

  https://kb.dsqq.cn/html/2014-05/26/node_212.htm行者·閱讀札記

文章來源: 責(zé)任編輯:江蘇作家網(wǎng) 【打印文章】 【發(fā)表評論】

主辦單位: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

蘇ICP備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