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一聲老師》(兒童文學)

(2022-05-30 11:16) 5970453

 

        一、基本信息

       書名:《叫一聲老師》

  作者:黃蓓佳出版社: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時間:2022年04月 

  開 本:32開紙 張:輕型紙包 裝:平裝-膠訂是否套裝:否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8418334

  二、內容簡介

  本書是黃蓓佳女士全新原創(chuàng)的兒童長篇小說。

  出生在教師家庭,成長在教師大院,女孩小曈的世界里充溢了不同于平常孩子的氤氳書香。那些平凡質樸又各懷教學絕技的老師,那些趣味橫生令人捧腹的點滴日常,如同幽暗夜空中的璀璨星光,點亮和溫暖了小曈的成長之路。

  這部小說以童真幽默的筆觸,勾畫出幾位縣城老師的苦樂人生,既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師道的底蘊和精髓,又將為人師者的日常風骨表現(xiàn)得真切感人。綿長久遠的歲月,莊嚴有趣的靈魂,跌宕跳躍的文字,迷人又綽約的影像般的場景,一切一切,成就了黃蓓佳女士這本童趣滿滿又韻味十足的長篇小說。

  三、作者簡介

  黃蓓佳,出生于江蘇如皋。1973年開始發(fā)表文學作品。1982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yè)。1984年成為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專業(yè)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委員會委員,曾任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夜夜狂歡》《新亂世佳人》《婚姻流程》《目光一樣透明》《派克式左輪》《沒有名字的身體》《所有的》,中短篇作品集《在水邊》《這一瞬間如此輝煌》《請和我同行》《藤之舞》《玫瑰房間》《危險游戲》《憂傷的五月》《愛某個人就讓他自由》,散文隨筆集《窗口風景》《生命激蕩的印痕》《玻璃后面的花朵》及《黃蓓佳文集》(4卷)等。

  主要兒童文學作品包括“黃蓓佳傾情小說系列”15部、“5個8歲”系列長篇小說5部、“中國童話美繪書系”叢書等。長篇小說代表作有《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親親我的媽媽》《你是我的寶貝》《艾晚的水仙球》《余寶的世界》《童眸》《野蜂飛舞》等。曾榮獲“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出版政府獎、中華優(yōu)秀出版物獎、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根據(jù)作品改編的電影、電視劇和戲劇獲得國際電視節(jié)“金匣子”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等。有多部作品被翻譯成法文、英文、德文、俄文、日文、韓文等出版。

  四、目  錄

  愛笑的慕老師

  河流之王

  音樂課

  小城數(shù)學家

  五顏六色的日子

  后記生命中那些有趣的靈魂

  五、后記

生命中那些有趣的靈魂

黃蓓佳

  我的父母都是老師。母親一輩子當縣中老師,當班主任,四十年教書生涯,學生無數(shù),晚年隨我的弟弟定居深圳后,還有老學生千里迢迢去看望她,送她鮮花,請她吃飯。父親自幼聰慧,卻因家貧無錢去讀大學,高中畢業(yè)后即留校任高中老師,也是那時候的奇葩事情。他后來當縣文教局視導員,再當本地師范學校校長,后在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的領導崗位上退休。每次父親回到故地,一樣被他的老學生們前呼后擁,享盡尊崇。

  有個說法叫“干一行愛一行”,也有個說法叫“干一行厭一行”,都有點道理。小時候看我父母一天十幾個小時圍著學生們轉,心思都在學生身上,對我們姐弟幾個漠然到近乎無視,逼得我小小年紀支撐起一大家人的諸多家事,心里便對這個職業(yè)完全沒有好感。大學畢業(yè)時,我發(fā)愿說只要不當老師,干什么都行。待到中年之后,同學會、謝師會突然地多了起來,每每看到退休的老師和從前學生間的親密互動,從前的學生對從前的老師的噓寒問暖,心中不由慨然,覺得還是當老師好,身邊永遠不缺一茬接一茬的年輕人,生活中永遠不會寂寞和孤獨,即便你都活到九十高壽,你在學校后帶的一班學生可能只有四十出頭,多好啊!

  我的父親在二〇一四年去世,母親則歿于二〇二〇年疫情之中。兩位老人都算高壽。

  父母去世后,我一直想著要為他們寫點什么。我已經(jīng)寫了那么多的作品,那么多的人、事情、生活,我也該寫寫我的父母。但是思來想去,又發(fā)現(xiàn)我的父母一生都當老師,全部的時間就是圍著他們的學生打轉,沒有傳奇,沒有悲慘,更沒有驚天動地,流水賬式的記錄未必有人要看。那么,我就來寫本小說吧,寫寫我童年時代那些有趣的老師們,用這本小說,紀念我的父母。

  書中小城的生活環(huán)境是真的,我讀書的那個學校是存在的,溫馨可愛、書香氤氳的教師大院曾經(jīng)也有,后來拆除了。每次提筆描寫記憶中的過往,心里總有無盡的感傷,這是人生走向遲暮的毛?。耗钆f,傷懷,慨嘆,痛恨過的一切都成了美好。

  偷偷地說一個小秘密:小說雖然是虛構的藝術,但是我這本小說里林林總總的人物,尤其是那幾位特別有趣的老師,在我的腦子里還是大致有一個參照者的。我寫小說的習慣,每寫一個人物,就要在我周圍使勁地想啊想,想出一個靠得上邊的熟人,把他立為標桿,而后我才能信馬由韁、放手創(chuàng)造。若沒有這么一個人立在眼前,我的心里好像是空的,思緒飄忽,落不到一個實處。雖然小說寫到后,小說人物與標桿人物差之千里,但是有和沒有,非常重要。我這本小說里,有我父母的影子,有我童年的那些老師的影子,感謝他們,在我幼小和羸弱的生命里,留下了那么多濃墨重彩的記憶。我的成長過程中,關鍵時刻若沒有幾位老師的提點、鼓勵,或說是他們無意識之中的眼神動作的照拂,我肯定不是我今天的樣子。

  也因為如此,我要把這本小說獻給我的父親母親,以及所有愛過我的,和我愛過的老師們。